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子豪 李玉娟 淄博报道
6月21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做到‘两统筹’ 夺取‘双胜利’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邀请淄博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刘超军向社会发布人工智能+数据共享,打造智慧交易平台情况。
淄博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作为淄博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运行服务机构,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为全市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具有公有性、公益性的资源交易活动提供见证、场所、信息、档案、专家抽取等服务,同时,积极开展交易大数据分析,为宏观经济决策、优化营商环境、规范交易市场提供参考和支撑。交易平台按照统一标准建设、交易、服务,实行市区县一体化运行,使用全市统一的交易平台电子系统。市中心城区的交易活动进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施,在中心城区周边7个区县设立分中心,具体承担区县域内的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组织实施。
目前,业务范围已覆盖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四大类,同时还陆续开展了医疗器械及耗材采购、国有企业阳光采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以及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交易、农村产权交易、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罚没资产处置、水权交易等,提高了全市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发挥平台数据共享优势,打造公共资源智慧交易平台,全面提高交易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水平。2021年实现交易额1220亿元;2022年1至5月实现交易额348.60亿元。
交易平台服务更加规范。制定实施省内首个公共资源交易地方标准《淄博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规范》,横向涵盖交易业务,纵向贯通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水平持续提升,被省发改委列入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典型做法。发布22册公共资源交易示范文本,实现标准化交易。
交易行为更加智能。智慧交易平台电子系统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招投标文件内容识别、抽取、分类、纠错、对图片、PDF文件处理、检测、识别,对语言识别、判断、回复的功能。以系统智能操作代替人工操作,协助评委快速评审,30分钟可完成400个投标文件的解析,平均每份标书评审时长节约8分钟,最大程度减少评审过程中人为干预的可能性,降低评审专家滥用评分自由裁量权和主观评价风险,保障客观公正的评标结果。相关做法被列入淄博市有解思维推广案例,被山东政务信息刊发,得到省领导批示肯定。
平台信息枢纽更加畅通。搭建上联国家和省,外联周边城市,终端覆盖区县、延伸镇街的网络架构,实现数据层级推送、实时共享,与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等9类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与4类政务服务平台达成信息调用,初步搭建起一网通办工作格局。推进一地注册、全省通识工作,避免市场主体在不同地市参与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投标的重复注册问题。对接省云签章平台,实现评标专家人脸识别、电子签证,效率更高、用时更少。与省内外10余个城市合作开展40余次远程异地评标评审活动。完成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电子招标投标监管全国试点任务,获评优秀等级。创新推行市域内分散评标,在博山分中心完成全市首个分散评标项目,打破原有评标专家在一个评标室模式,解决了熟面孔等问题,保障评标结果的客观公正。
平台延伸服务更加深入。与部门间协调联动,搞好顶层设计,稳步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起草建设方案,编制4种便捷性交易规则,建设临淄区稷下、齐都,沂源县东里3个镇(街道)交易服务站,并向其它镇街推进,构建全市一张网、区县有平台、镇街有站点、村居有人员的交易服务网络。率先建成交易延伸服务和电子保函综合管理平台,累计为300余家企业授信超过100亿元,为投标企业提供担保,线上线下释放资金突破10亿元,大幅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刘超军表示,淄博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围绕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聚焦淄博市九大赋能和六大品质提升,按照守正创新、提质延链、布网扩面、协同规范的思路,持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充分发挥公共资源智慧交易平台枢纽作用,加快建成制度成本最低、服务效能最高、市场生态最优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中展现新作为。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