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李善长被处决前拿出免死金牌,朱元璋冷笑:你看看背面上的5个字
君不见左纳言,右纳史,朝承恩,暮赐死。——白居易
纵观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每朝每代的皇室都少不了为王位而骨肉相残的事。秦时胡亥杀哥哥扶苏、隋时杨广杀长兄杨勇、明时朱棣抢了侄儿朱允炆的皇位、清朝时更是九子夺嫡。究其原因,是皇权对人性的异化。
敏感多疑的皇帝们时刻提防着那些威胁到自己皇权的人。
有血缘关系的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说那些与皇帝有些许情分的臣子了。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一旦处理不好与皇帝的关系,那些劳苦功高甚至功高盖主的臣子如果不懂收敛,势必会让皇帝不愉快,渐渐地就引来了杀身之祸。
明朝时期的李善长就是这样一位老臣,他一路忠心耿耿陪伴朱元璋打天下,深受其信任。虽被赐予免死金牌,最终也没逃过被株连九族的命运。
01君臣初相遇
公元1353年,天下战乱频仍、民不聊生。朱元璋二十五岁,李善长年近四十。当时的他们,一个身着铠甲意气风发,一个身穿布衣踌躇满志。
李善长是那个点破朱元璋野心的人。据《明史·李善长传》所记,朱元璋“尝从容问”李善长“四方战斗,何时定乎?”此时朱元璋发问的角度更像是一个时代的参与者,而不是决定者。因为当时朱元璋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义军头领。
他本投于郭子兴部下,奈何郭子兴心胸狭窄,容不得他,所以才决定拉自己的队伍。虽然如此,当时朱元璋称王称帝的野心是模模糊糊的。
李善长却直接以汉高祖刘邦举例,直言朱元璋应当像刘邦一样知人善任、不嗜杀人,去做乱世的平定者。李善长的这番话让潜藏在朱元璋心中那些模模糊糊的野心变得具体了。
朱元璋让踌躇满志的李善长得以施展抱负。李善长同许多中国古代的书生一样,一直以来都怀揣着治国平天下的抱负。
但奈何他遇到的是不把汉人当回事的元朝统治者,所以他的一腔热情在现实面前都落空了。满腹才华不能施展,李善长只好一边教书,一边等待时机。
直到出身低微的朱元璋率兵出现,求贤若渴的朱元璋军中正确知晓文墨的文士,于是将其纳入麾下。
这一点正是朱元璋之所以能够成就帝业的原因,他知人善用,善于周旋臣子,自起义而建立大明他手下的文官武将不胜枚举。李善长遇见这样的朱元璋正是如鱼得水。
可以说,在乱世中,共同的志向使他们二人一见如故,彼此成就。
大明建立后,朱元璋回首来路,盛赞李善长堪比大明“萧何”。相比起朱元璋麾下其他臣子,尤其是征战沙场的武将,李善长所做之事虽不惊天动地,但在朱元璋心中他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02大明“萧何”李善长
他擅长调停人事。据《明史》所载李善长“其为里中父老”,他虽未高中进士,却非常有社会经验,对于人际关系和人心很有研究,在自己家乡的时候他就因此而获得了一定的威望。
在朱元璋军中,他同样发挥了自己的这一才能。他像是朱元璋军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为朱元璋筛选人才,安抚人心,调停将领们的矛盾,严格纪律,使军中和谐团结。
他精于保障后勤。在许多人心中,只有冲锋陷阵的将军才是一场战役赢得胜利的关键,但应该说将军固然重要,后勤也同样重要。所谓“外行谈战术,内行谈后勤”,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巨鹿之战、长平之战都是因为粮草问题而致败的战役。
他们初遇时,朱元璋正要攻打滁州。李善长负责了这次战役整个过程的战略物资调配,在这一过程中他表现出的组织协调能力深得朱元璋赏识。自此开始,李善长一直负责军中的后勤保障工作,粮草从未断过。
即使外人有所不知,但朱元璋深知李善长在保障后勤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他注重发展经济。李善长是一位非常接地气的书生。他既能同朱元璋高谈阔论天下大局,也能落在实处,通过一系列税法改革,减轻人们的生活负担,满足百姓“民以食为天”的诉求。
有李善长在,前线补给充足,后方安定和谐,朱元璋带兵陷阵杀敌才无后顾之忧。
这素昧平生的两个人,因为共同的志向走在一起。在长期征战过程中,君臣二人逐渐培养起出生入死的情分,建立起无间的信任,亦师亦友。
所以,在登基之后,朱元璋对李善长极尽荣宠,封其为韩国公,赐予免死金牌,盛赞其为大明“萧何”,甚至还将公主下嫁于李善长的儿子,一时之间李善长风光无限。
03朱元璋赐死李善长
公元1390年,七十七岁的李善长因牵连胡惟庸谋逆案被关押。朱元璋假意踌躇着该不该杀这位曾经陪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大明功臣。
这时大明钦天监太史上奏太祖,说是星象异常,朝廷重臣中恐有人会带来灾祸。此言正好给朱元璋赐死李善长提供了充足的理由。
行刑之前,李善长拿出了朱元璋亲赐的免死金牌,求朱元璋放他一马。这举动似是求饶,又像是威胁。
朱元璋看着仍不思悔改的李善长,怒火中烧,让他读一读后面的小字,原来上面刻着“除谋反大逆”五个小字。
就这样,曾经操心劳力的李善长、忠心耿耿的李善长、风光无限的韩国公,竟落得个满门抄斩的结局。
究其原因不过如下:加强皇权的需要。纵观中国的一部古代封建史,不过是皇权不断集中的历史。成为一国之君的朱元璋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对成就帝王之业懵懵懂懂的小将领。他宛然是封建国家机器的化身,贪婪地将皇权集中在自己手中。
他怎能容忍功高盖主的李善长分享自己的权力,曾经的君臣情义终究横死皇权面前。
李善长自酿苦果。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历史上虽有不少功成身退的大臣,如张良、范蠡、王翦等。
但有一些书生,虽满腹经纶,却总参不透皇权的本质,李善长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后期最让朱元璋无法忍受的就是为人的自私尖刻和恃宠而骄。
如其亲信李彬贪污,刘基依法查处,李善长却多次为其狡辩,并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还暗中加害刘基。
身受荣宠,李善长也渐渐地恃宠而骄。作为丞相,他经常不经过皇帝的同意就擅作主张,还利用手中的权力排挤那些与自己持相反意见的官员,甚至私自调动兵士为自己修建住宅。
除此之外,李善长还十分热衷拉帮结派,发展所谓的淮西集团,其中胡惟庸就是经他极力推荐逐渐走上朝堂。渐渐地淮西集团的势力甚至威胁到了皇权,这让视皇权比生命还重要的朱元璋怎能忍受。
皇权历来诱惑人心,拥有无上权力的皇帝其实最可怜也最孤独。纵观中国古代封建史,朱元璋、李善长君臣二人不过是又上演了一出权力异化人性的戏码。
参考文献:《明史·李善长传》《朱元璋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