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实时新闻

“免费”包装盒按食品价论斤卖?

“免费”包装盒按食品价论斤卖?

——身价翻了数倍,顾客不想买账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袁明慧摄影报道

“我在蛋糕店买蛋糕,商家默认连带包装盒一起称重。”近日,市民杨女士拨打本报新闻热线反映,她在德州一家连锁蛋糕店购买了0.5公斤蛋糕,售价为每公斤63元,但是称重时店员将包装盒一起称重,这一行为引起了杨女士的疑惑,“换算下来一个包装盒的实际价格是1.89元,远超单个包装盒的费用,这难道不是隐性消费吗?”

连日来,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店铺存在类似情况,把本来不值钱的包装盒连同食物一起称重卖给消费者。

包装盒称重出售“身价”翻倍

根据杨女士提供的信息,记者来到了位于德州经开区某商场内的同名连锁蛋糕店,杨女士所购的同款芋泥肉松蛋糕被摆放在显眼位置,售价为63元/公斤。记者表示需购买时,店员熟练地将蛋糕放进该店提供的盒子里,将蛋糕和盒子一起放在电子秤上称重。

“包装盒收费吗?”“不收费。”“盒子和蛋糕一起称重,去掉盒子重量了吗?”“没有,都是一起算的,我们一般都不‘去皮’的。”记者与店员对话时,店员已将账单结算完成。

随后,记者对包装盒进行测重,包装盒重量显示为30克,按照每公斤63元的单价计算,包装盒价格为1.89元。记者发现,这家蛋糕店所用的包装盒有两种,一种是平盖,一种是加高盖。记者另测得高盖包装盒重量为40克。

记者通过网购平台了解到,此类盒子网上批发价格单个售价在0.3元至0.5元左右,然而被商家连同食物一起称重后,包装盒“摇身一变”,“身价”涨了一倍多。

“这种隐形、强制收取的打包费,让人很不舒服。”杨女士说。

多家店铺存在类似情况

记者调查发现,在德州多家店铺存在此类行为。

记者调查的10家熟食店中,有3家店铺将盒子连同食物一起称重出售。记者来到高地世纪城附近一家熟食店,以消费者的身份去购买熟食,发现该店同样把盒子与熟食一起称重。该店牛肉售价为140元/公斤,空盒重25克。若将盒子与牛肉一起出售,消费者要多付3.5元。

无独有偶。这家熟食店附近的一家连锁零食炒货店也存在类似现象。店内包装分为袋装和盒装两种。当记者询问称重时是否“去皮”,店员回应说:“一般默认不‘去皮’,如果你要求的话可以帮你‘去皮’。”记者购买了一份单价256元/公斤的酸奶果粒脆,这家店的盒子重27克,折合下来盒子单价高达6.9元。

这一现象已成为不少商家的经营惯例,而广大消费者似乎也习以为常。

顾客有权要求“去皮”称重

对此类行为,北京市京师(德州)律师事务所李成宝律师认为,商家的确存在不诚信经营。在交易中,店家有义务确保产品的质量,包括其本身的安全性和重量。不过,在认定是否存在消费欺诈的情况上有一定难度。

《山东省保护消费者权益条例》中规定,经营者不得将包装物计入商品的净含量。李成宝介绍,商家在售卖散装商品时应当先称重、后包装,且包装盒收费需明确告知消费者。“虽然蛋糕店的做法不合理,但是也可以理解,从效率、卫生等方面考虑,商场提供包装盒也是为了顾客方便。如果顾客要求商场作‘去皮’处理也合理,应当满足此要求。”

如果遇到商家不“去皮”称重,消费者如何维权?记者将走访中发现的情况反映给德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消费者在消费期间如发现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存在欺诈行为,可以拨打12345进行投诉;相关职能部门在查实相关情况后,将对经营者进行处理或处罚。”

原文链接:https://www.w1ym.com/77239/,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评论0

请先

站点公告

【温馨提示】 本站不建议您对本站支付任何费用或开通任何会员本站99%资源为免费资源只提供共享不提供技术支持,本站资源主要以学习开发为主,本站是为个人资源记录学习研究等情况而建立,如特殊原因下载,需在24小时删除相关资源。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收集或网友分享,若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谢谢。立即查看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