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试”升高中,能否缓解教育焦虑(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陶稳
不参加中考也能上高中?北京市教委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到为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探索多元招生录取方式,2022年将在北京市东城区和西城区的部分普通高中开展登记入学试点。
在“普职分流”焦虑明显的当下,登记入学的试点政策推出后引发较多关注。据了解,此次普通高中登记入学试点工作,属于全国首例。有舆论认为,这是普高招生方面的新尝试,顺应了给学生减负的教育改革方向,能一定程度上缓解“普职分流”焦虑。但也有人认为,几所试点学校本身中考分数线偏低,对考生的吸引力有限。
在原有单一中考体系中打开一扇窗
根据《意见》,今年北京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为7.4万人左右,比去年增加1万多人,中等职业教育今年的招生规模为3.3万人左右,比去年增加5000余人,普职比大致保持在7:3。其中,今年5所登记入学试点工作的普通高中录取名额共420个。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辉在接受采访中表示,普通高中登记入学开辟了升学新通道,尽管此次登记入学的学位总数仅占今年北京高中招生规模的千分之五左右,但表明教育主管部门在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试图建立多元录取新机制方面的努力。
储朝辉认为,为适应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需求,需要尽可能实现学校特色与学生优势潜能互相选择和匹配,而登记入学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中考的选拔功能,给部分学生开了一个可以不参加中考的出口,在原有单一的中考体系中打开了一扇窗。
至于此次普通高中登记入学主要涉及哪些学生群体?有家长认为,虽然这几所试点普高在北京不算拔尖,但对于成绩在普高线附近或自认为考不上普高的学生来说,有较大吸引力,而且登记报名人数很可能超过招生计划。
储朝辉提出,对于有明确兴趣爱好、自律的学生而言,登记入学能减轻负担,同时增强自主性,发挥优势潜能。而对于没有显示出有什么兴趣爱好,学习上懒散、懈怠的学生而言,登记入学可能缺少促进自己学习的外在动力。
是个别普高招生改革,还是大势所趋
根据通知,4月16日为各试点学校统一报名时间,被录取的学生将不再参加中考志愿填报。未被录取者,仍可继续参加中考,不影响其他批次录取。
从登记入学报名条件看,学生的地理、生物科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卷面成绩,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等级是比较明显的区分因素。据了解,《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中包含思想道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个性发展等六个方面的评价内容,时间跨度覆盖初中三个学年。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此次普通高中登记入学试点有利于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破除唯分数论,配合“双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引导学校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但他强调,此次普通高中登记入学试点属于部分普通高中招生改革,希望通过登记入学取代中考的想法不太现实,从目前的教育环境看,中考成绩还是重要的录取依据。
储朝辉认为,普通高中登记入学试点有望进一步扩大和推广,“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完成后,没必要要求学生通过考试后才能进入高中,未来登记入学可能是大势所趋”。他还指出,普通高中登记入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普职分流”,有利于破除唯中考分数决定的分流,让青少年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来源:工人日报】